“我希望第二胎也在这里生,”一位刚刚在中国西部省份青海省玉树市人民医院安全产下头胎的母亲反馈道。
更松代忠是该医院的一名藏族医生。她相信,随着医院助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多的当地妇女会愿意在这里生产。
自2016年以来,在联合国人口基金的支持下,中国开展面向医护工作者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全国标准化教育和培训。助产士在中国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助产工作由医生和护士承担。中国的国家级助产士标准化培训参考国际助产士联盟制定的全球助产标准,为全国的助产医务工作者提升助产技能提供了一个重要机会。
在由丹麦政府资助,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与联合国人口基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合作开展的项目支持下,更松代忠医生参与了2020年的国家级助产士标准化培训。该项目旨在改善青海省和山西省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重点人群的性健康和生殖健康。
更松医生学习了导乐分娩,现在她已能够应用这项新技能缓解妇女在分娩过程中的焦虑。
“运用导乐陪伴分娩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加快产程进展,同时降低患者的会阴裂伤和感染的几率,”更松表示。
孙道敏女士是当地的一名生殖健康服务人员,她参加了2021年底的全国助产士培训。基于她此前在乡镇卫生院数十年的助产经验,孙女士正参与支持基层卫生机构开展以人为本的家庭计划和妇幼保健信息和服务工作。
“产后避孕是助产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孙女士说,她了解妇女产后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避孕方法。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改善,孙女士计划下乡与基层的医护工作者分享助产和产后健康管理相关知识。
2020-2021年期间,联合国人口基金支持更松代忠、孙道敏及其他共计17位来自青海省和山西省的医务人员参与了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认证的国家级师资提供的为期12周的全国助产士标准化培训。
培训内容涵盖孕期、分娩期间及产后各个阶段的助产相关技能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它强调了提供人性化关怀和涵盖整个周期的健康教育和信息沟通的重要性。
除了支持医护人员的助产培训,联合国人口基金也在促进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全国助产士标准化培训基地建设,包括青海省妇幼保健院,确保全国的助产士培训覆盖青海省和全国更多地区的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