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没有任何一个男人结婚时,是为了找一个女人在身边打起来方便,他结婚的时候应该也都是为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暴力把这一切都毁掉了。

我是研究性与性别多年的学者,同时也是一名社会工作者。

2010年,我在中国创办了“白丝带热线”,专为性别暴力的相关当事人提供免费咨询。在国际上,“白丝带”是号召男性参与制止针对女性的暴力的符号。

从“成长的烦恼”到“白丝带热线”

怎么想到去开通这样一个热线来帮助性别暴力当事人的呢?说来话长。

我从小就被叫“二椅子”、“娘娘腔”,没有所谓的“阳刚之气”。所以长大的过程中,我一直是一个社会边缘人、一个被欺凌的角色。我那时并不理解为什么。直到九十年代,青年时期的我对女性主义产生了强烈共鸣,并由此开始对性别的议题进行不断地深入研究。当我了解到“男性气质”实质上是一种社会的性别规范,我年少的困惑也终于被解开。

我们的社会当中,男性气质被强调的是阳刚、主宰、成功、进取等,女性天生就应该被支配,每个人一出生就被戴上了默认的性别出厂设置,行为也必须符合那些规范。年少的我被欺凌,男性通过暴力压迫女性,都是因为这种支配性的、具有霸权主义的男性气质:有害的社会文化赞赏男性的肢体力量,鼓励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这种“男子气概”的存在对男性和女性来说,都是不幸的。它可怕之处就在于伤害他人的同时,也对男性自身性格和发展产生了巨大阻碍,使其无法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甚至为下一代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一位妈妈曾告诉我,她年仅4岁的儿子竟然在争吵时,直接扇她耳光,手法和孩子父亲如出一辙。

于是,我想从“男性气质”角度出发,为女性做一些实质性的工作。当时第一个念头便是为性别暴力的施暴者提供辅导咨询,所以白丝带热线开通了。

 


方刚与妻子共同下厨,分担家务。©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梁思

“白丝带”的发展:看见改造男性的可能性

自2010年开通以来,白丝带热线每年服务600多人次。遗憾的是,很多打来电话的施暴者并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试图寻找补救婚姻的方法。不过他们也让我再次肯定自己的想法:男性是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的,毕竟没有哪个男人结婚的时候,是为了找一个女人在身边打起来方便。我坚信,当男性能够认识到暴力无助于解决问题,只会制造问题时,他们便乐于改变。当男性能够真正改变其暴力的一面时,针对性别的暴力才会从根源上减少和消失。

2013年,在联合国人口基金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发起了“中国白丝带志愿者网络项目”。现在项目网络覆盖八十多个城市,拥有5000多名志愿者。据我所知,这是中国目前唯一的稳定持续的推动男性参与的项目。

这些年来,中国白丝带志愿者们先后做了家暴目击者小组和家庭暴力施暴者小组的分组咨询服务,后者是反家暴法之后的中国第一个针对家庭暴力男性施暴者的团体辅导。

我始终还记得2014年第一届家暴目击者辅导小组中的一位男性组员,他童年目击家庭暴力,长大后几度试图自杀。经过团体辅导,这名男性成了“白丝带”志愿者,参与预防和制止性别暴力。他告诉我,这次辅导改变了他的人生。涉及隐私问题,我不便透露过多案例,但哪怕看起来每次活动只是影响几个人、几十人,也不会令我沮丧。因为从踏上旅程开始,我就明白这一路注定漫长,唯有长期坚持,日积月累,才能积水成渊。

 


方刚在2023年北京第二届“好伴侣好父亲”全参与男性成长工作坊现场讲课。©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梁思

“男德班”培养全参与型好男人 

通过“白丝带”项目的影响,我希望更多男性能够先做到:不施暴、不对暴力保持沉默。做到这两点,进一步再挑战放弃自身的支配性男性气质。因此,除了日常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我也在不断开展各种倡导型项目。比如:“好伴侣、好父亲工作坊”、话剧《男人独白》在五个城市演出、“全参与型父亲读书会”、“白丝带电影节”,“男人讲故事”等等。

这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好伴侣、好父亲工作坊”,也就是外界口中颇具“噱头”的“男德班”。关于这个名号,我并不避讳——我就是想要这个“噱头”,不论是好奇还是嘲讽,我都希望更多人能关注到这一活动,更多的人能了解到男性参与对消除性别暴力的重要性。

2015年,我开办了第一届“男德班”,当时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但最终只有两位男士主动报名。大众印象里的“男德班”也可能更多停留在那张照片:学员们在身上绑着篮球进行日常活动,模拟女性怀孕体验。实际上我们在课程中,不断引导男性参与到日常生活中更易缺失的活动中去,比如照顾孩子,陪产等;通过学习与伴侣相处,主动承担做家务等责任,成为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全参与型好男人”。

2023年, “男德班”在全国收到了57名报名者,并从中招募了9名有性别学习经验的“男德带领者”:我和同事先培训“带领者”:为他们讲授包括“认识并挑战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反思‘大男子汉气概’的伤害”“做家务和照顾家人的能力”“家庭暴力成因及干预”等内容;再由他们担任讲师,去当地招募更多男性学员,帮助更多的男性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用实际行动参与到反性别暴力中来。希望这一切像滚雪球一样,一点一点影响到越来越多的人。

 


方刚在家中翻阅书籍,寻找写作灵感。©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梁思

过去的十几年间,我追求平等,反对性别暴力的脚步从未停歇。从出版70多部书,到组织无数男性参与反暴力相关的讲座和培训,甚至最近这几年做的青少年性教育和儿童绘本、童诗,我都纳入性别平等和反家暴的内容。

作为实践型学者,曾经在校园的我野心不小,总渴望着改变整个社会才好。但是如今的自己发现,但凡多影响一个人就挺开心的。积水成渊,每多一个男性认识到参与的重要性,平等的重要性,或许这世上就多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们离实现性别平等的那天也就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