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在承受了丈夫和公公施加的压力后,乔芳(化名)终于生了一个儿子。这位年轻的母亲已经拥有两个漂亮的女儿,但是在中国根深蒂固的价值观的影响下,一个家庭或女人几乎会不惜一切代价生一个儿子。

乔芳是“幸运的”,因为她家老三是个男孩。然而这个男孩的降生,也给她带来了经济和身体上的双重折磨。“如果我们的村民对男孩和女孩一视同仁,我肯定不会选择再生一个儿子,”她说。

乔芳当着一群来访者的面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这些来访者对周山村从根本上改变村民重男轻女观念的尝试有着深厚兴趣。周山村的做法成为了培训政府官员的各级党校的考察内容。这些来自安徽,江西和陕西各级党校的老师们都希望从这里学习到可以应对出生性别比失衡的经验。

探究重男轻女的根本原因

2008年,在联合国人口基金、福特基金会、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支持下,由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专家牵头开展了一项研究项目,旨在找出在中国导致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根本原因。

课题组进行了广泛的访谈。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提到了两大生儿子的好处:养儿防老和传宗接代。受访者普遍认为,在父母晚年,男孩给父母的支持要远比女孩多,而且只有男孩可以传承家族姓氏,继承家族财产。

这些想法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的重男轻女的文化习俗,到今天,尽管各个层面都在推动性别平等,这些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在一些农村地区,歧视性的村规民约可能导致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例如,许多村子不允许已婚或离婚的妇女享有诸如土地所有权等村民待遇。

为解决这一问题,周山村长自告奋勇地在周山村开展修订村规民约的试点,通过在村规民约里强调性别平等,改变由来已久的重男轻女的做法。

为改变创造有利的氛围

第一步是在村民中进行宣传并赢得支持。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周山村隆重地举行了两起“女娶男”的婚礼,包括上级政府官员的很多重要人物到场祝贺。

依据传统,村民婚后通常“从夫居”,即妻子被丈夫“娶进门”,婚后住在丈夫家。而“女娶男”的婚礼通常比较低调而且得不到他人的祝福。

而在周山村举行的两起新式婚礼,新娘大方地在家门口迎接了由当地政府官员簇拥而来的新郎。两位新人都接受到了人们衷心的祝福。邻居们也欣喜地接受了这种婚礼习俗的改变。

周山村修订村规民约的主要突破

2009年3月,在中央党校和河南省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志愿者的帮助下,经过精心筹备,周山的村民认真地讨论了沿袭了多年的村规民约。这些讨论成功地推动了村规民约得以突破性的修订,纳入了促进性别平等的条例。主要改变包括:

  • 促进妇女参与村庄事务管理,规定女性当选村民代表的最低比例
  • 保障离婚或丧偶一方平等的经济权益,不论其是男性还是女性
  • 促进改革传统的从夫居婚姻模式,尊重婚姻自由,允许“男娶女”和“女娶男”的做法;政府支持女娶男婚礼,支持纯女户老人的葬礼
  • 其他条款包括促进多样化养老模式,提倡子女姓氏自由,鼓励男性分担家务等

周山村的成功也激励了邻近其它村庄寻找重男轻女的问题根源,并带动了登封市政府支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其试点的经验。

陕西省党校的肖红女士说:“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党校对促成这种变化能够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在认识到党校能够通过对基层和政府官员的培训提升社会性 别意识后,肖红和其他老师对把社会性别纳入到党校的培训课程充满热情。在联合国人口基金的支持下,中央党校将继续倡导将社会性别课程整合到全国党校体系的 培训当中。